跳到主要內容

求職的時間,算是一種工作嗎?



你們在求職的時候
「一天花幾個小時在找工作呢?
「平均一週花幾天在找工作呢?
「對你們來說,求職的這段時間,算是一種工作嗎?

會這麼問是,是一段過往的小故事,使我自己也還蠻好奇這問題的。
因自己招募也一段時間了,於是默默產生了一點大數據資料(樣本數限於22~35),整理出的數據(姑且不討論是否,是他們心中理想工作情況下)
在完全待業的狀態下,平均找到工作大概是4個月
在職中從開始實際找工作起,平均找到工作大概是6個月

小故事是這樣的......
宣諭還算是一位新鮮人,今年25歲,感覺不難找工作才是,但我一看,大學本科系畢業,從上一個工作到現在已經第10個月了,讓我心中不經想「啊你是去打工旅遊了嗎?

於是我開口說「從上份工作離開到現在,都在?
宣諭「都在找工作啊」
「是因為都跨領域找嗎?
宣諭「沒有,都是自己大學所學的領域」
「但你是學資訊的,應該不難找啊」
此時,他一臉憔悴又沒自信的說「但是不是沒錄取,就是連通知面試都沒有」
這時的我,大概知道一些部份的原因了,但又再繼續追問,期待確認心中自己所猜想的,其他答案是否為真,「那你一天花幾個小時在找工作呢?
宣諭「差不多,一天1~2小時,因為人力銀行每日更新的也不多,一下就找完了」
「那你有算過平均一週花幾天在找工作呢?
宣諭「3~4天吧」
「那所以你找工作的時候,就真的只是在『找』嗎?(當下的我想,天啊,他真的懂我要問什麼嗎?)
他一臉疑惑的說「對啊,就是找啊」

這段小故事,讓我認知到,對某些人來說,『找』工作可能比兼職工作還不如。
會這麼說是因為

『找』工作這件事,就是一份屬於你當時待業時候,那個階段的工作,所以你應該8小時專注的去『找』工作,若你想更有效率,也可以用PDCA管理循環計畫,(Plan)、執行(Do)、檢核(Check)與行動(Action),以確認流程及執行細項的達成率等。

『找』工作不該只有『找』,還包括你對想去產業的瞭解,及自己專業程度的認知等,接著你可能需要修改專屬個別公司的履歷及自傳,若真的沒通知,需要自己省思,是不是有那些環節不夠好,去做進一步的調整,對於下一次的面試機會做最佳的準備。所以,『找』工作它是一個循環,規劃-執行-修正,直到找到工作為止。

態度上應該持續抱持著自信及堅定也是很重要的。換個角度想,
「第一個應徵者總是一副被打壓的嘴臉,不斷地抱怨身旁所有人事物,你會錄取他嗎?
「還是你會挑一個在逆境裡仍然樂觀,放膽追求機會的人呢?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當你客氣時,別人再也不會厚臉皮了

瑢萱、淑娟、鎧暄三位女生,都在同一部門,每到下午茶時間,座位在兩人中間的淑娟,總是耐不住性子,拿出昨天才網購的美食,想與部門內的姊妹淘們分享。 鎧暄剛進公司不到兩個月,與同事們彷彿還沒熱開,但淑娟就像大姊姊一樣,非常熱心,也很會照顧新進同事。 有一天,淑娟拿出剛韓國剛上市的餅乾,很開心地對座位右邊的鎧暄說:「鎧暄 ~ 鎧暄 ~ 快吃吃看 ~~ 快吃吃看 ~~ 甜而又不膩喔 ~ 」 我一眼在旁只見,鎧暄尷尬笑得連忙揮手說:「先不用 ~ 先不用 ~ 沒關係。」 當下,淑娟倒很輕鬆,轉到左邊,都還沒拿出餅乾,才正要說,瑢萱一把就拿走了說:「這超有名超好吃的 ~~~ 」,接著,就是女生們的開始妳一句我一句,下午時間 (coffee time) 正式展開。 第二天,淑娟似乎覺得某一款防曬乳特別好用,一如往常習慣的,朝向鎧暄說:「鎧暄 ~ 等等中午假如要出去買中餐,記得一定要用一下這罐 ~~ 」 一樣只見,鎧暄一如往常習慣的,尷尬笑得,連忙揮著手說:「先不用 ~ 先不用 ~ 沒關係的。」 這次,淑娟真的有點尷尬了,但還是很打圓場的說「那鎧暄 ~ 妳假如等等要用,在自己拿吧。」 這樣的情景在企業裡,可能都不陌生,你們一定也瞭解,故事中的鎧暄絕對不是想使淑娟尷尬的人,只是就害羞、不好意思或怕欠人家人情的心理因素所造成的干擾。 但是有時候人情可是越欠越好啊 ~ 今天妳拿了別人餅乾,就改天回請飲料就好了,這樣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反而才是維持感情的好方法。但若妳都很客氣,別人下次也不會想強求妳了,畢竟妳也都說「先不用了 ~ 」。 另外,上述的概念套用在職場工作時的團結合作,也是一樣的邏輯。若妳明明工作太多,都忙不過來了,當主管或同事間伸出援手,想支援妳或幫忙妳時,千萬別再說「先不用 ~ 先不用 ~ 沒關係的」,因為他們可能也會覺得你自己可以做到的,之後,自然而然,你就變成一個人獨立作業了。

有趣的人,才是職場衝突的終結者?

企業中的 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工程師,從企業內部系統規劃、維護公司網路和資料,到 Fire Wall 、 IDS 及防毒軟體等資安系統管理等,都是屬於他們工作範疇。不過,以上都只是企業對他們的期待,而同仁對他們的期待是,反正所有與電腦相關問題都找他們就對了,所以你們可能會發現,公司的 MIS ,時常不在座位上,因為他們都在公司各角落救援著。 因此, MIS 工程師 EQ(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的管理,就顯得相當重要。因為他們時常忙碌著,並需要面對公司所有人,做面對面的溝通。 Tommy 是一位某大型企業的 MIS ,每天工作,正如上述內容一樣。某一天,行政部的 Josh 似乎有急事找 Tommy ,但時終未果。碰巧,看見 Tommy 就從 Josh 眼前經過,緊急大喊「 Tommy !」 此時,不巧地,被路途中的 Jessica 攔截走了。 Josh 半開玩笑的,用台語說著「哇! Tommy ,只要是美女找,就立刻走過去,我找你老半天,都找不到人,害我在這一直等。我有夠可憐的。」 Tommy 也立刻機靈的,用台語回覆「就是長的普通,我還離不開身,我才可憐。」 Jessica 無奈的接下去,用台語回覆「你們的恩怨,都牽扯到我這來,我最可憐。」 最後,這三位同事間,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現在工作煩悶、工作步調快,許多人喜歡或習慣,用直言直語,如同棒球術語中「直球對決」的方式來做溝通,但這類方式,不一定適用於所有人,一個不小心,就容易造成劍拔弩張的情勢。 以上述情境來說,若 Tommy 是直接回說,「 Jessica 就離我比較近,我當然就優先處理她的事情啊,等一下就會過去你那邊了。」 你們試想,當下的情況,以及 Josh 的內心會怎麼想。或許情況不一定很糟,但相較 Tommy 原先幽默方式,一定會嚴肅不少。 因此,若工作中,你能用幽默或自嘲方式,來化解工作衝突,並有效地去做彼此溝通與瞭解,那你在公司的重要性,一定也會提升許多。

史上極惡「心靈陷阱」的 暗黑心機 操控心理學:識破61種騙術套路,別讓自己成了待宰羔羊_方言文化出版│讀書心得│

邵琪是一位對於活動企劃非常有想法的新世代,天馬行空的想法,令其他行銷公司都甘拜下風。老闆也非常欣賞她,而邵琪每次所提的計畫案,都相當的支持與讚賞。但邵琪這兩~三年下來,發現自己的活動預算總是有限,能變出的花樣似乎也就某些點子再做替換及拼湊了,只要有超出預算的,老闆在會議上總是百分百支持,但最後就還是會被否決掉,這樣類似的職場場景不陌生,可能原因很多,而書中提了其中一個觀點,是我們在職場中,主管偶爾會應用的領導技巧。 老闆(或主管),總是常說「你把自己的意見與想法多說出來吧,我不會生氣的」「你的想發相當好啊,等等會議上,可以多與其他組員分享,我相信這企劃一定可以如期通過的。」 這樣方式會使員工容易以為自己成功說服老闆(或主管),同時,也容易讓員工感受到想法被受尊重的感覺。 但老闆或主管考量,可能因經費過高、怕傷到你的自尊心,所以可能會在會議中,已安排好暗樁,好讓在雙方都和氣的情況下,通過原先老闆(或主管)預定通過的企劃案,而你的企劃案就這樣被否決了。 另外,書中也提及許多日常生活中,我們用餐或購買物品時,容易掉了的暗黑手法。進餐廳,看了餐單,不點套餐的人,可能點完主食,就遞單了,但有時候這時機靈的服務生總會說「有紅酒及白酒,請問您要哪一種?」;但比較樸實的服務生就會說「餐後,有需要來點飲料嗎?」 而面對機靈的服務生突然丟出「要點葡萄酒」,接著又被強迫「紅酒或白酒」中二選一,我們通常第一直覺容易忘記自己還有其他選擇,而被誘導致「二選一」的方向。 而面對樸實的服務生,少了選擇,便使我們增加立即可做否決的機會。 購物商品時也是如此,我們常看大賣場所寄來的特價單,因特價單上總會出現「中元普渡檔期時間」「中秋烤肉檔期時間」這接標語總是促使群眾,想說搶幾項便宜,但最後買完後購物袋所裝的商品,大部分分成兩種可能,第一「雖然買了原先預定的商品,但卻買了更多想都沒想過的商品」,第二「買了更多想都沒想過的商品,原先預定的商品卻忘了買。」這也就是書中提到的「超值商品」圈套,當我們沒去到大賣場時,單只看超值商品會覺得很划算,但到了大賣場會發現 琳琅滿目商品,似乎都很划算,等回家後,將購物袋中商品一件一件拿出來時,「登愣!」 本書作者是樺旦純,是日本心理學家。因此,書中形容日常生活、職場交易、人際關係及男女感情關係時,多...